名詞解釋:塑料模具表面處理方法--氮化
塑料模具表面處理方法-氮化概述:
氮化分為滲氮和氮碳共滲。此種工藝的最大優點是熱處理溫度低 (一般是500-60℃),熱處理后變形小,生成氮化物層很硬,使模具的耐磨性及抗咬合性提高。模具的耐蝕性耐熱性及抗疲勞強度有很大改善。
1、滲氮:
滲氮的方法分為氣體滲氮、液體滲氮、固體滲氮、離子滲氮等。我們目前比較常用的是氣體滲氮,是將氨氣(NH3) 通入約550℃的爐中,靠氨氣分解所得的氮滲入鋼中。氮化時間較長,一般淺層每小時大約在0.015-0.02mm左右,深層滲氮速度每小時約0.005-0. 015mm。而在高合金鋼中,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較多,氮的擴散速度低,滲氮速度會較上述數據低。氣體滲氮的時間(工件小于300X300X50mm) —般為8-9小時,滲層深度為0.1-0.2mm之間,滲氮后的表面硬度為 HV850—1200之間(HRC65-72) , 且表面顏色泛亮。
2、氮碳共滲:
即就是我們所說的軟氮化,也稱之為液氮。氮碳共滲溫度比滲氮溫度稍高,對滲層硬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也不會增加滲層脆性,但可增加擴散速度。氮碳共滲一般采用570℃左右為好,低碳鋼可以在60℃以上進行氮碳共滲,以獲得較厚的化合物層。氮碳共滲的最初3小時內滲層深度增加最快,超過6小時后,滲層深度增加不很明顯,因而氮碳共滲的時間一般不超過6小時。氮化層的深度一般為0.05-0.100mm,表面硬度為HV1000 (RC68以上)表面顏色呈深灰色。
3、氮化對材料的一些要求:
(1)在氮化溫度下,只要不發生退火的材料均可進行氮化;
(2)含鉻量比較高的金屬(如420、S136、2083、M300)等均不可進行氣氮(因含鉻過高氣體難以打入到鋼材里面)。
4、氮化以后的一些現象:
(1)工件氮化后表面會出現一些“腫脹”現象,這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層很薄(0.02—0.03mm)的白亮層,且比較軟,此層必須打磨掉以后工件才能恢復到它原來的尺寸,取掉此層后的硬度也是最硬的。
(2)對于一些薄壁,尖角及螺紋的地方在氮化時應加以適當的保護,以防止開裂。
5、氮化與燒焊的關系:
(1)工件在加工過程中,如果曾經燒過焊,在送氮化時一定要告訴熱處理廠,以方便其進行局部回火處理,否則氮化后工件硬度不均,且容易開裂或崩掉。
(2)當工件在氮化完以后,由于使用不當而崩邊或其它原因需要燒焊時,如果大面積,則必須送回熱處理廠進行退氮處理 (加熱到800℃以上),再燒焊,加工完后再氮化(注意: 可能會造成整個工件的硬度改變)。如屬局部燒焊,則有兩種方法,一是將氮化層打磨掉燒焊,另一種是局部加熱燒紅等退氮后再燒焊。
您可能感興趣的: